提供學生反饋的四種技巧

提供學生反饋的四種技巧

反饋,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策略之一。成功而具教學效能的老師會以身作則,不斷尋找各種提問的機會。雖然提供學術反饋可能對學生和教師造成巨大的壓力。然而,研究表明,在一個強調關愛、尊重和同理心的教學環境下進行反饋,不僅可以激勵學生、啟發創意、促進合作、解決問題,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支持並更舒適地參與學習。認知心理學家約翰·哈蒂和格雷格·耶茨亦確定了反饋的潛在功能。他認為反饋不僅是指出學生錯誤的方式,還可以用於糾正學生正在學習的技能、過程導向的指導以及幫助學生將所學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,以助他們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學習者。...
4 個妙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參與度

4 個妙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參與度

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,近年教學模式也隨之改變,線上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,學生在線上的參與度亦變得更受重視。這種轉變帶來了更多的參與機會、更好的監測和評估方式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。然而,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。...
發掘數學優才生這樣做就好了

發掘數學優才生這樣做就好了

數學,一直都是許多學生的夢魘,可能是因為他們學數學的經驗通常都是:學速算、狂操練、背公式⋯⋯為的就是要心算快、運算準和考試高分。結果造就一班學生從小到大就自我認定「數學不好」的刻板印象,亦無怪乎他們會討厭數學。然而,假如老師能夠引導學生超越狹隘的數學成功指標,學生的學習潛力會否更易被看見呢?...
學生不願思考肯定沒有用這方法

學生不願思考肯定沒有用這方法

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,其中包含許多抽象概念和複雜的推理過程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這些概念可能很難理解和應用。當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遇到困難時,往往會求助於老師,並且希望老師能夠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。然而,有時過度的幫助反卻會成為學生的依賴,這種現象在許多後進學生中都甚為常見。究其原因,跟不少數學老師都在複製著自己賴以「成功」的經驗有關。 數學老師常犯的錯誤...
以人為本的AI 時代

以人為本的AI 時代

ChatGPT 橫空出世後,生成式AI 遍地開花,打開人們對 AI 應用在各種終端設備的想像。然而,由於它僅僅是通過學習現有數據模式來生成新內容,而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判斷能力,所以無法理解人類價值觀、情感和倫理,也無法處理複雜的社會問題。為此,在討論生成式AI的能力和應用時,「以人為本」成為一個重要的原則。...
世上最仁慈的評估方法:慈悲評估

世上最仁慈的評估方法:慈悲評估

在過往的教育生涯中,我嘗試過各種評估方法,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。除了專題研習、辯論和口頭報告評估方式外,還引入過實地考察和個人反思等。不過,隨著混合式教學的興起,近年我已恆常使用一種評估形式 —  網上同儕討論。 我第一次接觸這種評估方法是在我教授通識科獨立專題研習的時候。當時,許多學生對於如何定立合適題目、設定焦點問題以至擬定資料搜集方法都一無所知。然而受限於教學時間,我唯有借助網絡平台與學生共同釐清問題、解釋概念、分享想法,並在過程中互相學習。直至最近在字媒體中見到「慈悲評估」(compassionat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