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 個必須要知道的混合式學習迷思

2 個必須要知道的混合式學習迷思

自疫情過後,教育界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,所有學校都加快了發展電子學習的步伐,並將教學場域由學校延伸至學生家中。2020年,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「青年創研庫」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,電子教學使用率比平常日子已有大幅提升,學生平均使用電子學習時間由疫情前的平均1.88小時,提升2.5倍至平均4.72小時。可見,大眾普遍認同電子學習已是社會大趨勢。事實上,現今學生已不一定將實體課業放在書包裡,而是可以透過線上作業完成相同的程序。而且,教師亦不一定在黑板上寫作業,而是可以經由學習管理系統(LMS)將信息發布到學生通訊群組,而這種模式經已成為一...
提供學生反饋的四種技巧

提供學生反饋的四種技巧

反饋,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策略之一。成功而具教學效能的老師會以身作則,不斷尋找各種提問的機會。雖然提供學術反饋可能對學生和教師造成巨大的壓力。然而,研究表明,在一個強調關愛、尊重和同理心的教學環境下進行反饋,不僅可以激勵學生、啟發創意、促進合作、解決問題,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支持並更舒適地參與學習。認知心理學家約翰·哈蒂和格雷格·耶茨亦確定了反饋的潛在功能。他認為反饋不僅是指出學生錯誤的方式,還可以用於糾正學生正在學習的技能、過程導向的指導以及幫助學生將所學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,以助他們成為一個更有效的學習者。...
4 個妙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參與度

4 個妙法提升學生線上學習參與度

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,近年教學模式也隨之改變,線上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,學生在線上的參與度亦變得更受重視。這種轉變帶來了更多的參與機會、更好的監測和評估方式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。然而,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。...
發掘數學優才生這樣做就好了

發掘數學優才生這樣做就好了

數學,一直都是許多學生的夢魘,可能是因為他們學數學的經驗通常都是:學速算、狂操練、背公式⋯⋯為的就是要心算快、運算準和考試高分。結果造就一班學生從小到大就自我認定「數學不好」的刻板印象,亦無怪乎他們會討厭數學。然而,假如老師能夠引導學生超越狹隘的數學成功指標,學生的學習潛力會否更易被看見呢?...
學生不願思考肯定沒有用這方法

學生不願思考肯定沒有用這方法

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,其中包含許多抽象概念和複雜的推理過程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這些概念可能很難理解和應用。當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遇到困難時,往往會求助於老師,並且希望老師能夠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。然而,有時過度的幫助反卻會成為學生的依賴,這種現象在許多後進學生中都甚為常見。究其原因,跟不少數學老師都在複製著自己賴以「成功」的經驗有關。 數學老師常犯的錯誤...